澎湖的北方四島分別是「目斗嶼」、「姑婆嶼」、「北鐵砧嶼」、還有最知名的「吉貝島」,有別於走知性人文的南方四島,澎湖的北海則是以吉貝島為主的刺激水上活動聞名,但近年來南方四島的水上活動也漸漸發展了起來,在旅遊市場被分食的情況下,北海旅遊業者為了挽留流失的觀光人潮,也積極的開發更多知性人文的旅遊路線。撇除登島不易的姑婆嶼、北鐵砧嶼,澎湖最北端的無人小島目斗嶼,因為其屹立於小島上黑白相間的高聳燈塔,未經人為汙染的清澈海域,自然而然成為了最合適的開發景點。
目斗嶼
前一次來澎湖沒空檔前往的北方四島,這次終於報名了旅行社的跳島行程,前往目斗嶼以及吉貝島,其實上次沒來也是因為對吉貝的水上活動不感興趣,後來才發現了北海還有一個無人島「目斗嶼」,看到網路上的照片,那被湛藍海水包圍的孤島燈塔,馬上就激起了我的出遊慾望。
旅行社的行程安排是早上八點從赤崁碼頭出發,到吉貝碼頭後會先轉船前往目斗嶼,到達目斗嶼後會大約停留30-40分鐘,島上也就這麼一座燈塔可看,所以時間是非常足夠的。
目斗嶼全島為玄武岩層構成
島上建築就只有燈塔及駐守人員的宿舍,及一些儲水發電設施
沙灘上很多貝殼
可能是早前漁船停靠的堤防,延伸至海中的畫面很美
大自然神斧神工造就的美景
目斗嶼的海水顏色很美,在白色沙灘的襯托下帶著點乳白的漸層
因為附近海域遍布珊瑚礁群,早前時常發生沉船海難事件,於是在明治32年(1899)建立了這座銑鐵燈塔,因為四周多霧,故外漆黑白相間的橫條紋方便船隻注意,電力則由島上三座發電機提供,為台灣第二高之燈塔,僅次於台中燈塔。
由於燈塔內部不開放,島上唯一可供遊客坐下休息的就是這座涼亭了
被湛藍海水包圍的細白沙灘與黝黑玄武岩形成了強烈對比
島上碼頭可停靠遊艇的位置也不多,所以不必擔心人潮過多打壞了旅遊品質
離去前再好好地看一次這座遺落在北方的美麗小島吧
吉貝嶼
回到吉貝島大約是十點左右,原本旅行社安排回馬公的船班是下午一點,但在北海遊客中心取票的時候,櫃台人員跟我說如果沒有打算玩水上活動及用餐的話,其實不需要待這麼久時間,於是我就將回程的船班改到十二點,所以我在吉貝島可以逗留的時間只有兩小時。
澎湖的「石敢當」類似於金門的「風獅爺」,都是被賦予了驅邪鎮魔、保境安民的民俗文化,而在吉貝島上則有著兩個特殊造型的石敢當:一個以缽的形貌立於碼頭東邊,另一個木魚形狀的石敢當,則立於碼頭西邊。
這兩座石敢當的典故,據說與當地觀音寺的民間傳說有關,為觀音菩薩托夢吉貝先民所打造,以觀音寺的「暮鼓」與「晨鐘」為意象,石像上的題字「東方龍馬壯山河」、「西境海雲輝日月」對吉貝居民有著重要的精神意義。
離開碼頭後沿著海邊堤防騎去,看到岸邊有許多釣客好愜意
在堤岸的盡頭已經可以遠遠的看到吉貝著名的「沙尾」
大約騎行五分鐘就可以到達沙尾外圍的「吉貝海上樂園」,由許多攤販與水上活動業者組成
以水上活動行程聞名的吉貝,是夏天戲水愛好者的天堂
離開絡繹的人潮,慢慢散步往沙尾的方向前進
因為海積地形而形成的沙嘴,是沙洲的一種型態,被海流沖刷帶走的泥沙,在海岬尖端或海岸之轉折處沈積,形成一列高出海面的狹脊,一端與海岬或沙灘相連,另一端則伸入海中。而全長700餘公尺的「沙尾」就是澎湖最美麗的沙嘴,許多來吉貝的遊客都是因為這奇景聞名而來。
往碼頭方向看去,海浪在沙灘上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
吉貝的海水有種獨特的藍,與乾淨的白沙灘組成專屬夏天的顏色
遠方可見偶像劇《原味的夏天》拍攝地,澎湖最大沙洲「險礁嶼」
回到停車場牽車準備去環島,看看這驚人的機車數量
吉貝最北端「觀音涼亭」
沿途可見許多利用廢棄漁具打造的裝置藝術
原本還想去找吉貝的心形石滬,但到了目的地卻什麼都看不到,也許是因為滿潮被海水淹沒了吧,回程時間也差不多了,離去時剛好看到在白沙與藍海之間形成的牛奶海景色,是個美好的結尾。
🔎 線上預訂澎湖船票 【KKday 獨家路線】澎湖精選行程|北海跳島一日遊:KKday |